欢迎来到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实验中心!

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教学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教学大纲 >> 正文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修订时间:20199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仪器分析

课程代码:107031317c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总学时:36

学  分:2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生物科学、农学园艺、食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是了解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常用仪器的基本结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术和正确保养技术。熟练地掌握本课程所学习的仪器操作技术,将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技能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部分

序号

实验名称

时数

实验

类型

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

1

显微设备(一)

3

基本操作

1.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保养

3.光学显微镜的常见问题、拆卸及维修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2.掌握其使用技术及维修保养。

2

显微设备(二)

3

基本操作

1.倒置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使用。

2.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观察。

3.相差显微镜、显微操作仪的基本构造和保养。

1. 熟悉系统显微镜的构造。

2. 掌握系统显微镜操作方法及维护保养

3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与洗涤设备

3

基本操作

1. 常用玻璃用具的洗涤方法及要求

2. 特殊玻璃用具的洗涤

3. 专用洗涤液的配制

4. 超声波清洗器的使用

1. 掌握一般玻璃用具的洗涤方法;

2. 熟悉超声波清洗器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技术及保养。

 

4

称量移取

仪器

 

3

综合性实验

1. 天平的种类和使用

2. 电子天平的基本结构、使用及保养。

3. 液体移取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4.0.8%1.5%草酸、氢氧化钠的配制。

1熟悉各种天平的构造,掌握各种天平的使用技术。

2掌握移取用具的使用方法。

5

酸度计的

使用

3

综合性实验

1. pH 4.01pH6.86pH9.18标准缓冲液的配制

2. 酸度计的标准

3. 0.8%1.5%草酸、氢氧化钠溶液pH值的测定

1. 熟悉各种酸度计的构造

2. 掌握其操作方法。

 

6

干燥烘干仪器的使用

3

基本操作

1.不同种类干燥箱的使用与注意问题

2.冻干机的使用

1.         熟悉干燥烘干仪器的构造

2.         掌握干燥器的使用技术。

 

7

灭菌和洁净仪器

3

基本操作

1. 不同种类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基本构造及使用

2. 无菌操作用具的灭菌

3. 超净工作台的无菌操作

1. 熟悉高压蒸汽灭菌锅的基本构造,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技术;

2. 掌握超净工作台的操作方法。

 

8

生物培养

仪器

3

综合性实验

1.不同种类培养箱的基本构造及使用

2.人工气候箱、摇床的使用及注意保养

3.水培吊兰的培养

1. 了解培养箱和摇床的的构造

2. 掌握培养箱和摇床的使用技术。

 

9

离心机的使用

3

综合性实验

1.不同种类离心机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不同离心管的使用

3.植物基因组试剂盒提取DNA

1.了解离心机的类型,熟悉各种类型离心机转头的特点

2.掌握离心机的操作技术。

 

10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

综合性实验

1.         叶绿素的测定

2.         DNA纯度的检测

1. 熟悉可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2. 掌握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技术。

 

11

电泳设备

3

综合性实验

1.不同种类电泳槽的构造

2.水平式电泳槽的使用方法

3. DNA片段的分离

1.熟悉电泳仪、水平与垂直电泳槽的构造

2.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技术。

 

12

PCR仪及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

3

基本操作

1.PCR仪及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DNA提取结果检测

1.掌握PCR仪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的保养知识;

2.掌握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保养知识。

 

合计课时

36

三、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构成: 100 = 实验报告成绩*70% +平时成绩 * 30%

四、教学参考书

《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 王鹏等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5

《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肖彦春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常用分析仪器使用与 维护》陈宏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生命科学仪器使用技术教程》滕利荣等 科学出版社  2009

五、说明

本大纲由崔彬彬执笔,苗晓燕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