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实验中心!

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请输入搜索信息:
教学大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教学 >> 教学大纲 >> 正文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动物生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动物生理学

课程类别

核心课

课程代码

107031021S

修读形式

必修

学分

3

学时

48

开设学期

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

动物学、生物化学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度

指标点序号

1.1

3.2

3.3

4.2

6.2

6.3

支撑度

L

H

M

L

L

L

(三)课程目标

1.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动物机体的机能观点,了解不同进化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中各种动物生理机能的特点,特别是哺乳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规律;熟悉各器官、系统、各功能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方式;熟悉各器官、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熟悉动物生理行业知识:能运用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动物的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

3.了解生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4.洞悉动物生理前沿进展:在课程教学中还要适当介绍重要的具有启发性的国内外生理学新近展,并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有所了解。

5.培养创新思维: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创新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辨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与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6.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充分发掘《动物生理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共同建好课程思政,大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使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深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

(四)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总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2

 

2

2

第二章 细胞生理

4

 

4

3

第三章 神经生理

8

 

8

4

第四章 肌肉与运动

2

 

2

5

第五章 血液

2

 

2

6

第六章 循环

6

 

6

7

第七章 呼吸

4

 

4

8

第八章 消化与吸收

6

 

6

9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2

 

2

10

第十章 泌尿

4

 

4

11

第十一章 内分泌

4

 

4

12

第十二章 生殖

4

 

4

总和

48

 

48

第一章 绪论(支撑课程目标356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机体机能活动机制的内涵;熟悉《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层次,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的建立;了解《动物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方法,学习动物生理学的目的与方法;了解机体的功能调节;理解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稳态;机体功能调节的3种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对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属性和生命活动机制内涵的理解,建立机体机能整体性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什么是动物生理学

2.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

第二节 机体功能与环境

1.生命活动基本特征

2.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动物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稳态的概念,稳态的调节。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在维持生理功能稳态中的作用。

第二章 细胞生理(支撑课程目标14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几种方式的基本概念、特征、各相关过程的异同点;掌握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掌握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熟悉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和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了解可充当第二信使的物质种类,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和由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了解物质的入胞与出胞过程和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以载体和以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Na+-K+泵的生理功能;入胞与出胞过程;生物电现象。

2.教学难点:通道蛋白、受体蛋白、G蛋白、G蛋白效应器、第二信使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启动因子;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的兴奋性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物质转运功能

1.细胞膜结构特点

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3.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1.环腺苷酸信号转导系统

2.肌醇信号转导系统

3.与酪氨酸激酶直接相连的信号转导系统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1.兴奋性与兴奋: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兴奋性变化

2.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有几种?它们是怎样实现物质转运的?

2.讲述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过程。

3.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第三章 神经生理(支撑课程目标124

【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大脑皮层对随意运动的调节:锥体系的功能,锥体外系的功能。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神经纤维的分类;几种主要的神经递质和受体;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浅感觉传导路径,深感觉传导路径;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脑干对姿势的调节,大脑皮层的运动区;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掌握:神经元基本功能,神经纤维传递兴奋的特征;化学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在突触中传递的过程,EPSPIPSP的特点及产生的机理,突触前抑制;神经递质的共有特性,神经递质的种类,神经递质的受体;反射的基本特征和过程,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一般生理特性;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神经系统对运动功能的调节;脊髓对运动功能的调节: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生物学意义;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与抑制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交感纤维和副交感纤维结构特点及功能特点;植物性神经释放的递质及其受体、植物性神经释放递质的种类及分布,受体的分型及分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元基本功能,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和分类;化学突触的结构、突触传递的特征和机理,突触的抑制和易化(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易化);神经递质的种类与递质的受体;反射的基本特征和过程,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和一般生理特性;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脊髓对运动功能的调节: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生物学意义;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与抑制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交感纤维和副交感纤维结构特点及功能特点;植物性神经释放的递质及其受体、植物性神经释放递质的种类及分布,受体的分型及分布。

2.教学难点:突触的抑制和易化;神经系统对运动功能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

1.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2.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

1.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突触传递

2.突触传递的信息物质和信息接受机制——神经递质和受体

3.多个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反射和反射弧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1.感受器

2.感觉传导通路

3.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3.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基底神经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机能

2.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

3.内脏活动的中枢性调节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2.觉醒与睡眠

3.学习和记忆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脊髓、丘脑、大脑皮层传导路径的区别有哪些

2.条件反射是如何建立的?它有何生理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四章 肌肉与运动(支撑课程目标124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骨骼肌的功能结构——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终板电位,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形式,骨骼肌收缩的能量供应和来源;了解骨骼肌的生长发育;理解骨骼肌的类型,骨骼肌的神经支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肌肉接头结构,终板电位,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形式,骨骼肌收缩的能量供应和能量来源。

2.教学难点: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收缩的能量供应和能量来源。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肌细胞的收缩机理

1.骨骼肌的功能结构

2.骨骼肌的收缩及其机理

第二节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第三节骨骼肌的类型和生长发育

1.骨骼肌的类型

2.骨骼肌的生长发育

3.骨骼肌的去神经支配和萎缩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肌肉收缩的能量来源(磷酸肌酸途径,糖酵解途径,氧化代谢途径)

第五章 血液(支撑课程目标1246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血液在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液凝固过程,纤溶系统,抗凝和促凝措施,ABO血型的分型及依据。了解血浆pH及其维持,血细胞的破坏和造血功能,家畜血型。理解体液分布概况,血液的组成和基本功能,红细胞比容、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白细胞的主要功能,生理止血,抗凝系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血液在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液凝固过程,纤溶系统,ABO血型的分型及依据。

2.教学难点:血液凝固机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1.血液的组成

2.血液的理化特性

3.血液的总量

4.血液的主要机能

第二节 血浆

1.血浆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2.血浆缓冲物质的作用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1.红细胞生理

2.白细胞生理

3.血小板生理

第四节 血液凝固

1.血凝的概念

2.血凝的过程

3.血块回缩与凝血时间

4.血液中的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

第五节 血型

1.红细胞凝集与血型

2.输血原则

3.动物的血型及其应用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有哪些?

2.动物的血型?

第六章 循环(支撑课程目标1245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心动周期中心脏瓣膜的启闭活动、心内压力和容积的变化,心音及其产生的原因;心输出里,前负荷、后负荷的概念及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心率对心输出里的影响;工作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浦肯野细胞、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和特征,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因素,静脉回流及影响因素;微循环和组织液生成:交换血管,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有效滤过压;心血管活动调节:神经调节(心血管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及生理意义),体液调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了解动脉脉搏,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心钠素、前列腺素等),长期调节动脉血压的肾—体液控制机制。理解: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淋巴液的生成,血流里、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微循环单元(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枝)心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心动周期,心肌细胞生物电特点,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和有效滤过压,心血管活动调节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教学难点: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率与心动周期

(1)心动周期

(2)心动周期中心脏的机械变化

(3)心率

2.心输出量与心力贮备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与生理特性

1.心肌细 胞的生物电现象

(1)心肌细胞的类型及特征

(2)普通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3)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心肌的生理特性

3.心电图

第三节 血管生理

1.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2.血液在血管系统中的流动

3.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4.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5.微循环

(1)微循环和微循环通路

(2)微循环的调节

6.组织液和淋巴液

(1)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3)组织液的吸收和淋巴液的生成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神经中枢

(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2)调节心血管活动

(3)心血管活动的反性调节

2.心血管活动的体液性调节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心肌的生理特性。

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七章 呼吸(支撑课程目标124-6

【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动力,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概念,气体分压的概念和气体交换的机制,呼吸调节系统的功能结构。理解肺容量、肺通气量,氧饱和曲线各段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动脉血O2分压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和途径。掌握呼吸的全过程,肺通气的动力,胸内压的形成及其变化,肺通气的阻力(弹性阻力和顺应性、气道阻力),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的气体交换;氧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碳酸氢盐形成);呼吸的神经反射性调节:延髓呼吸中枢。脑桥呼吸PBKF核群,黑-伯反射;化学因素呼吸的调节:动脉血CO2分压、H+分压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胸内压、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2.教学难点:胸内负压的形成;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

1.呼吸的全过程

2.呼吸器官及其功能

(1)呼吸道

(2)肺泡

第二节 肺通气原理

1.呼吸运动

2.呼吸中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1)胸膜腔内压胸内压

(2)胸内负压存在的生理意义

3.肺通气的阻力(自学)

4.肺的总量和肺的通气量

第三节 气体交换与运输

1.气体交换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氧的结合和运输

(2)二氧化碳的结合与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1)呼吸中枢及其调节活动

(2)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3)高位中枢对呼吸的调节

(4)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2.呼吸的体液性调节

3.低气压条件下的呼吸(自学)

第五节 家禽呼吸的特点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呼吸运动的调节有哪些?如何进行调节?

2.胸内压如何形成的,胸负压的意义是什么?

3.氧解离曲线有哪几部分组成,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消化与吸收(支撑课程目标1245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食欲中枢;采食的短期性调节和长期性调节: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胃肠激素的作用;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和壁内神经丛;胃排空的概念;胃液分泌及分泌的调节;小肠内的化学性消化:胰液分泌及分泌的调节;小肠液的分泌和作用;胆汁分泌和排出;胃、小肠、大肠的运动形式;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影响吸收的因素;复胃动物瘤胃微生物消化的特点:对植物纤维和非蛋白氮的利用、尿素再循环。了解:唾液的成分和生理作用,咀嚼与吞咽;瘤胃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水、无机盐的吸收。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大肠液的分泌,大肠内消化、大肠的运动和排便;饲料在消化道各段的消化,消化器官功能的整体性;吸收的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胃液分泌及其调节、胃肠运动及调节、小肠的化学性消化作用、胰液、胆汁、小肠液的生成及作用、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营养成份吸收部位及方式。

2.教学难点:消化管平滑肌的特点及电位变化;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作用;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消化的意义

2.消化的形式

3.消化的个体发育(自学)

4.胃肠道机能的调节

(1)胃肠道的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第二节 采食

1.采食方式

2.采食的短期调节

3.采食的长期调节

第三节 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分泌

2.咀嚼

3.吞咽

第四节 胃内消化

1.胃液的分泌

(1)胃的粘膜分区

(2)胃液及其分泌

(3)胃液分泌的调节

(4)胃内的消化过程

2.瘤胃内的微生物消化

3.胃的运动

第五节 小肠内的消化

1.胰液的分泌

(1)胰液的组成、机能和分泌量

(2)胰消化酶的分泌及其作用

(3)胰液分泌的调节

2.胆汁的分泌

(1) 胆汁及其作用

(2)胆汁的分泌和调节

(3)胆汁的排出的调节

3.小肠液的分泌

(1) 小肠液的性状、组成和作用

(2)小肠液的分泌

4.小肠的运动

(1)小肠运动的形式

(2)小肠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 大肠内的消化

1.大肠液的分泌

2.大肠内的微生物消化

3.大肠运动和排粪

第七节 吸收

1.吸收部位

2.吸收机理:被动、主动、胞饮

3.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八节 消化机能的整体性(自学)

第九节 家禽消化生理特点(自学)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和快波,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对消化器官功能的调节。

2.反刍动物唾液分泌的特点和功能。

3.瘤胃内环境特点、瘤胃内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特点(微生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微生物对无机氮源的利用),尿素再循环。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支撑课程目标1245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能量代谢的概念;饲料总能在体内的转化和转移;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基础代谢、静止能量代谢的概念;体温正常值和生理变动;家畜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耐受和适应。了解能量代谢率的测定方法。理解: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体温的概念,体核体温和体表体温;各种动物体温的正常值和生理变动;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的概念及产热与散热;体温调节。

2.教学难点:影响代谢率的因素;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能量的来源

2.能量平衡及其测定

(1)食物的能量计算

(2)动物释放的能量计算

(3)氧的热价和呼吸商

3.基础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

(1)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2)静止能量代谢

(3)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

第二节 体温调节

1.动物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1)各种动物的正常体温

(2)动物体温的正常变动

2.动物体温恒定的原理

(1)动物的产热和散热的过程

(2)激素的影响

3.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

(2)调定点学说

(3)体温调节的外周机制

4.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与适应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呼吸商、基础代谢、静止能量代谢和生产代谢的概念及应用。

2.家畜对环境温度的耐受能力与适应(习服、风土驯化、气候适应)。

第十章 泌尿(支撑课程目标1245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排泄的概念,肾单位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肾小球旁器的概念及分泌,有效滤过压;Na+ HCO3Cl和水、葡萄糖的重吸收、肾糖阈; K+H+NH4+的分泌;水和钠平衡的调节:水平衡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及其释放的调节),钠平衡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了解:肾血液循环的特点,排尿反射的概念。理解:肾小球的滤过机能和影响滤过的因素,影响重吸收的因素,尿的稀释和浓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尿的生成及尿生成的调节。

2.教学难点: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肾脏结构特点

(1)肾单位和集合管

(2)肾单位的类型

(3)肾小球旁器

2.肾脏的血液循环

(1)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2)肾血流的调节

3.尿的生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4)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4.尿的浓缩与稀释

(1)尿的浓缩与稀释的生理意义

(2)肾髓质高渗区与尿浓缩与稀释

(3)尿浓缩与稀释的原理

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2.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分泌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 排尿

1.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支配

2.排尿反射

第四节 家禽排泄特点(自学)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原尿和终尿是如何生成的,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2.尿液浓缩和稀释的生理意义。

3.尿生成的调节。

第十一章 内分泌(支撑课程目标1245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激素的化学分类;下丘脑的内分泌机能:下丘脑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和分泌的调节,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原理和主要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生理作用。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自身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分泌的调节和生理作用。理解: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的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基因表达学说);下丘脑与垂体的机能联系;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及分泌的调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下丘脑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2.教学难点:激素作用的机制及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和下丘脑的形态结构及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内分泌的涵义

2.激素的概念和分类

(1)激素的概念

(2)激素的一般特点

(3)激素的分类

3.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和代谢

4.激素的作用及其机制

(1) 激素的作用

(2)激素作用的机制

5.激素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第二节 下丘脑和垂体

1.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和机能的关系

2.下丘脑神经垂体的激素

(1)神经垂体激素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自学)

(2)神经垂体激素的生理机能

(3)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3.下丘脑促垂体区分泌的激素

(1)释放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释放激素分泌的调节

4.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1)腺垂体激素的生理功能

(2)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三节 甲状腺

1.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3.甲状腺素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1.甲状旁腺激素

2.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

3.125-二羟胆钙化醇

4.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125-二羟胆钙化醇分泌的调节

第五节 胰岛

1.胰岛的结构特点(自学)

2.胰岛激素及其作用

(1) 胰岛素

(2)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3.胰岛功能的调节

第六节 肾上腺

1.肾上腺的组织结构

2.肾上腺皮质激素

3.肾上腺髓质激素

第七节 性腺

1.睾丸分泌的激素

(1)雄激素的分泌:睾丸间质细胞分泌

(2)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3)睾丸分泌活动的调节

2.卵巢分泌的激素

(1)卵巢细胞分泌的激素

(2)雌激素的分泌和生理作用

(3)孕激素的分泌和生理作用

3.抑制素及其作用(自学)

4.胎盆的内分泌功能

5.性腺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1)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2)性腺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性调节

(3)性腺各细胞的相互影响

第八节 其他内分泌激素

1.前列腺素

2.胸腺激素

3.松果体激素(自学)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机体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的?

2.哪种激素缺乏会引起矮小症的发生,这种激素有哪些生理功能?

3.那种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如何参与?

4.孕酮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5.雌激素、睾酮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第十二章 生殖(支撑课程目标1-5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性成熟和初情期的概念;睾丸的功能,卵巢的功能;雄性激素、卵巢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乳腺发育的规律,妊娠期和泌乳期乳腺生长的调节,乳分泌的调节。了解:妊娠母畜的生理变化,分娩过程;乳的合成过程,排乳。理解:受精,妊娠的维持,分娩机理;初乳的概念,排乳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初情期、性成熟、体成熟的概念;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受精和妊娠生理,及分娩过程;乳的生成及调节。

2.教学难点: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受精过程;乳的生成、乳的分泌过程及调节。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

1.性成熟和体成熟

2.性季节(母畜)

第二节 雄性生殖细胞

1.雄性生殖器官的功能

2.精子的生成过程

3.雌性生殖细胞

(1)卵泡的发育

(2)卵子的发育

(3)排卵

(4)黄体的生成和退化

(5)卵泡发育和排卵的调节

第三节 交配与受精

1.母畜的性周期

(1)发情周期的概念和分期

(2)影响发情周期和发情的因素

(3)内分泌系统对发情周期的调节

2.交配、交配行为和受精

(1)受精部位和时间

(2)精子与卵子在受精前的准备

(3)受精过程

3.妊娠

(1)妊娠的建立和维持

(2)妊娠期胚胎的生长发育与营养(自学)

(3)妊娠期母畜的生理变化

第四节 分娩

1.分娩过程

2.分娩机制

第五节 家禽生殖生理特点(自学)

第六节 乳腺的结构

第七节 乳腺的发育及其调节

1.乳腺的发育

2.乳腺发育的调节

第八节 乳的分泌

1.

(1)初乳

(2)常乳

2.乳的生成过程

3.乳的分泌过程(自学)

4.乳汁分泌的调节

(1) 乳汁分泌的启动

(2)维持泌乳

第九节 排乳

1.排乳的过程

(1)乳的蓄积

(2) 排乳的过程

2.排乳反射的调节

【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题】

1.母畜周期性发情的原因。

2.简述下丘脑与卵巢间的功能关系。

3.初生幼畜为何要及时喂给初乳?初乳和常乳有哪些区别?简述乳腺生长发育的体液调节。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基本素养

1.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有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6

3.学科知识

3.2 掌握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

3.3 学习生物科学相关行业所需的专业性知识。

2

4.专业技能

4.2 掌握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具有常用大型生物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3

6.持续发展

6.2 及时跟踪生命科学及其技术的前沿进展和发展动态,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

6.3 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受到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训练。

5

三、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教学方法

细胞生理、神经生理、肌肉与运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泌尿、内分泌、生殖

1.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知识。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3.2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神经生理、肌肉与运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泌尿、内分泌、生殖

2.熟悉动物生理行业知识。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3.3

 

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绪论、生殖

3.了解生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4.2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细胞生理、神经生理、肌肉与运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泌尿、内分泌、生殖

4.洞悉动物生理前沿进展。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6.2

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

绪论、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泌尿、内分泌、生殖

5.培养创新思维。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6.3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绪论、血液、呼吸

6.加强课程思政教育。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1.1

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四、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1.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知识。

动物生理学基本知识。

章节作业、期末考试、观看资源时长

2.熟悉动物生理行业知识。

分析动物的某些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原因。

案例分析作业、观看资源时长

3.了解生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实验方法。

章节作业

4.洞悉动物生理前沿进展。

查阅、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

5.培养创新思维。

观看线上资源。

观看时长、讨论

6.加强课程思政教育。

我国有关动物、医疗等方面的成果和政策

讨论

五、学习评价与考核

学习评价内容

占总评成绩比例

           考核/评价细则

课堂表现

发言

 

3%

每人至少发言1次,参与占1%,回答正确占2%,若不完整占1%

过程性作业

章节作业

20%

每章对应1套章节作业,共12套,每套题由选择题和判断题构成,在学习通发布。每套题平分这20%的比例。

案例分析

10%

分析2个案例作业,每个占5%

 

论文

10%

完成1个综述论文,要求约1500字,满分100分,原创文章,要求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部分。

题目贴切,内容紧围绕题目展开,论述合理:80

各部分完整:10

字迹清晰:5

字数达标:5

 

讨论

5%

发布5个讨论话题,每个占1%。其中回答占0.5%,合理占0.5%

 

观看时长

2%

观看学习通章节、视频等学习资料达到10个小时为满分。

期末考试试、查

50%

期末试卷满分100分,2小时答题时间。

综合成绩

100%

课堂表现×3%+过程性作业×47%+期末考试×50%






六、教材与学习资源

(一)教材

左明雪:《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月版。

(二)学习资源

1.中国大学MOOC: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湖南师范大学,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preview/HUNNU-1451105172/?tid=1451534460

2.中国大学MOOC动物生理学,华中农业大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ZAU-1001546002

 

教学大纲制定人:张保石

教学大纲审定人: